9月1日,网上有消息称58同城赶集网(以下简称“58赶集”)将实行全员“996”工作制(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且没有任何的补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对58赶集网员工的采访,了解到58赶集“996”是强制性的,不遵守就会被裁员。这在员工看来,有变相裁员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无限风光的58赶集,今年却因为合并而震荡不止,不仅造成与代理商的矛盾加剧,还因为实行“996”工作制,使员工怨声载道。有不愿具名的员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是因为58赶集即将完成资本层面的合并,开始进行公司结构层面的合并,这是最难的阶段。
“996”新规遭员工吐槽
9月3日,是“996”工作制实行的第一个周六。小赵(化名)准时9点到的公司,但还有不少同事没有到。9点7分,其领导在微信群里喊话,表示今天没到的原本都要开除,但自己“手下留情”,留给每个组三个开除名额,让组长自己选,剩余员工保留;到公司的员工人数最少的小组组长受降级处分。
小赵表示,若拒不执行“996”,公司给予扣工资或者开除处分,因此想走的也都辞职了,不想走的也都在适应公司的新规定。
“这是变相的裁员。”北京58赶集员工小李(化名)表示,一般加班的工作,在与人力资源负责人谈薪水的时候都会适当地加一些,而公司也会有一定的加班福利待遇。但58赶集此次没有任何补贴,连餐补或者交通补贴都没有,公司也没有内部的正式邮件通知。
不过,这种加班动员在58赶集是很常见的,“每天都是八九点钟才能回家,月中忙的时候,周末也不会休息。而且每天汇报工作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完成任务量被扣钱。但无论是加班,还是扣钱,并没有公开的文件,只有微信群的聊天记录。”更有甚者,如果不愿意加班,需要额外请假,甚至会倒扣工资。
因为突如其来的新上班制度,58同城CEO姚劲波的微博也遭到了抵制“996”的网友围攻。对此,记者采访了58赶集的相关负责人。其向媒体回应称,“996”是常规性动员,原因是9月和10月业务流量大,其所涉及的房产、招聘等多个领域在这个阶段都是季节性的业务量高峰;为了应对这种业务高峰阶段,每年的9、10月份都会有常规性的动员。
但上述负责人表示,“996”并非强制性要求。在内部动员下,各业务部门针对各部工作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执行较为弹性的工作适应性调整。每个部门都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目标进行人员及工作量的安排,员工的上班时间也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灵活变动。
在北京慕公事务所刘昌松律师看来,所谓“996”工作制,明显属于违法。58同城为了提高业绩变相要求员工加班,而其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2小时,严重侵犯了职工休息权。对此,需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处罚标准为,用人单位每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3小时或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的,可按每名劳动者每超过工作时间1小时罚款100元以下的标准进行处罚。刘昌松说,这是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合并震荡仍在继续
无论是近期的代理商闹事,还是“996”上班制度引发员工不满,58赶集的合并震荡仍在继续。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58赶集的资本层面已经合并完毕,目前正在做结构方面的合并。这是目前公司内外动荡的主要原因。这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短期内会给58赶集造成不良影响,但长远来看是件好事。
随着58赶集与房产线代理商矛盾的发酵,8月25日代理商表示,已经有部分代理商起诉,或准备起诉58赶集,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获得相应的赔偿。而据记者进一步了解,于7月初被裁撤掉的代理商,也在起草律师条款准备诉讼。
受到代理商和58赶集之间矛盾的影响,房产经纪人也在观望,由于58赶集单方面解除代理商合同,没有任何赔偿,代理商无法退还房产经纪人之前所交的款额;另一方面,双方合同虽然未终止,但代理商无法服务经纪人。这让房产经纪人无法接受,目前有部分城市因为此事直接影响了58赶集房产线直营公司的业绩。
“未来会有几个因素影响公司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营收增长,比如代理模式向直销模式的转变”。58赶集CFO周浩在电话会议上坦言,这与58赶集三季度业绩低于分析师预期互相呼应。
互联网分析师唐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8赶集合并后,投资方更多考虑的是提升回报,而不是之前的抢占市场,因此公司需要缩减成本,因此才会出现近期代理商的裁撤和员工制度的变动。
但2015年合并的巨头不少,除了58赶集以外,还有滴滴快的、携程和去哪儿、美团和大众点评等等,但目前为止整合阵痛最剧烈的是58赶集。唐欣解释,一方面58赶集员工较多,而且58同城和赶集网的重合业务多,需要“甩肉”,减掉多余的人员,这在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58赶集选择一刀切这种极端处理方式,激化了劳资矛盾,导致员工大力反弹,“这是缺少管理沟通的技巧和经验的表现。”唐欣认为,虽然资本层面会施加较大压力,要求公司缩减成本,但这种压力不需要毫无保留地自上而下地传递,这样不仅会造成员工恐慌,也会使公司采取过激行为处理劳务关系,激化劳务矛盾。
O2O投入巨大 新业务面临强劲竞争
58赶集的“瘦身行动”进行得坎坷,但也井井有条。有业内人士认为,58赶集不仅需要“瘦身”,还需要做业务“减法”,减少业务线的广度,在细分领域做得更为专业。
纵观58赶集的业务线,除了“老本行”网络信息分类市场以外,其余新业务都各自面临着或大或小的竞争对手:二手市场方面,淘宝二手市场闲鱼虎视眈眈,二手车电商市场已有不少公司进入,其主力发展的O2O业务58到家在各个细分领域也都有相对专业的竞争对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战。
唐欣认为,58赶集在进行结构调整之后,需要有明显的业务细分领域,目前之所以还未推出,可能是因为业务之间竞争激烈。但是,目前58赶集重点不是转型,而是做减法,需要在细分领域培育新的产品,就像闲鱼一经推出就能侵蚀当年58同城二手市场的份额一样,58赶集也需要爆款产品,而不是广拉业务线。
当然,58赶集“瘦身”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应对下半年的资本寒冬。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表示,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还受到中国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58赶集裁撤代理商,不惜损害代理商利益的主要原因是削减成本,扁平渠道,预备“过冬燃料”。而资本寒冬将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表现最为明显。
经济大环境的不好和国家经济形势有关。葛甲认为,目前国内消费需求没有被有效激发,大宗商品的价格低迷不退,工厂开工率不足,导致实体经济困难,可以说百业凋弊,唯独房产一枝独秀。
当然,资本寒冬不仅在国内。去年年末,全球股市遭受“血洗”, 美股中概股集体低迷,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在实体经济失去动力的同时,二级市场的火热也渐渐褪下。数据显示自2016年1月以来,全球创业投资的金额在不断减少,由2015年4月的2030亿美元下滑至2016年2月的1886亿美元。
这直接影响到缺钱的O2O行业。从去年年末至今,O2O公司资金困难,周转不灵,纷纷退出历史舞台。拒宅网、36号教室、房屋网、程途网等各类O2O项目扎堆退出,互联网O2O企业四面楚歌。
虽然58赶集是O2O之中的幸运儿之一,其在去年10月获得A轮融资3亿美元。不过,易观智库分析师朱正煜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8同城的亏损最大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对自身O2O业务58到家较大规模的投入,然而,O2O业务的巨大投入何时能换来利润,依旧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