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午,利用午休间隙购买春节火车票的谢先生盯着手机屏幕,打算购买2月14日从杭州到泰安的火车票。当天的火车票刚刚在市场上放出,谢先生同时在携程、飞猪、美团的抢票软件上一起开抢,在携程上,他支付了40元并分享了10个人,达到vip极速的抢票级别,5分钟后,携程提示他抢到了车票。
而在此前两日,谢先生尝试在12306官网购买2月13日、2月14日的车票,显示有余票的车次也难以买进。“官网显示,预约人数太多,我推测是几家抢票软件的影响。”谢先生说。大约7分钟,刚放出的车票就销售一空。这最终使得谢先生选择尝试抢票软件。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88亿人次,同比增长8.8%,选择乘火车出行的旅客量显著增长。并且,今年使用网络购票的人也比去年大幅增加。随着1月17日开售除夕火车票,到18日,春节火车票又迎来了退票“捡漏”的高峰。几家抢票软件热火朝天地争抢市场。前段时间刚宣布合并的同程艺龙也借着春节抢票进行了一波品牌营销。
软件抢票的结果有喜有忧。界面新闻了解到,有消费者收集了近百个加速包也没抢到票,有的在12306网站上购票,比使用抢票软件的同事更快购得火车票,也有消费者支付了30元加速抢票费用,用抢票App买到了火车票。
360浏览器在界面新闻的采访中回应,自春运售票1月3日到1月18日中午,360浏览器已经帮用户抢到538.6万张票,日平均抢票成功率51.3%。
抢票软件的出现,是为了以机器代替人工,快速刷新发现余票,自动提交消费者事先录入的乘车人等信息,进入支付流程。春运期间中国消费者的购票刚需促使抢票市场出现。
2010年1月12306网站开通,从此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火车票,2011年后开始出现抢票服务。此后由于大量不规范的抢票渠道兴起,12306还曾通过复杂的验证码来遏制,也影响到普通消费者购买体验。如今12306官网虽然简化了验证难度,但购买火车票仍然需要图像识别验证。
“不同抢票软件的成功率取决于其技术实现能力。比如能实现验证码自动识别的,就肯定能比无法自动识别的抢票软件成功率要高。而对抢票高峰期的各种意外情况如果处理不全面,就会知道导致无法抢票。还有服务器部署、带宽等都影响抢票成功率。”360浏览器抢票项目负责人王银华告诉界面新闻。
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向界面新闻解释,经测试,12306的订票帮手,刷新票量的间隔是5秒,抢票软件则是通过插件或爬虫的方式,提高查票频率,例如每0.5秒查票。“抢票系统更优也取决于代码质量,质量越好运行速度越快,刷新频率到达一定程度,这时候就看网速了。”他说道。北京网站制作,小程序开发,商城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