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线上空气净化器销售主要渠道之一的京东,仅在2016年12月16日至20日北京雾霾重度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就销售了11万台空气净化器,同比增长超过210%。而对于2017年的空气净化器销售数据,京东方面三缄其口,其内部人员仅向记者透露确实下降了很多。北京网站制作,小程序开发,商城网站建设
洗牌加剧
过去几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火爆让各路资本瞄准这一蛋糕试图分一杯羹,外资专业净化品牌、国内外综合家电巨头,乃至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市场。
曾在2016年被联合利华收购的瑞典高端空气净化器品牌布鲁雅尔早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但直到2013年之后才真正实现爆发。资料显示,2013年,布鲁雅尔在中国的销售公司博露雅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营业额为1.75亿元,而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78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287%。布鲁雅尔中国区总经理陈冰曾透露,布鲁雅尔年增长两位数的背后是中国市场的支撑,来自中国的销售额已超过布鲁雅尔全球的70%。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此前一直面向TOB市场,正是看中中国的空气净化和净水市场前景,其在2014年12月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TOC的空气净化器产品Air Touch ,从工业、商用领域进入民用领域。搭上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快速发展的列车,该系列空气净化产品一度进入京东空气净化销售前三位置,而如今中国也已经成为霍尼韦尔最重要的增长来源。
不仅外资品牌依赖中国市场寻求增长,国内互联网企业也相继掀起空气净化器潮流。小米早在2014年就发布了首款空气净化器,2017年,锤子科技、聚美优品、猎豹等先后发布空气净化器产品,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在线上市场,小米的份额排名第一。
“空气净化器技术门槛不高,所以这么多互联网品牌加入进来,一定程度上来说其低廉的价格对于行业教育和普及是一件好事,并且对动辄数千元价格的高端市场会形成一定冲击。”奥维云网健康电器事业部总监战旗对记者表示。
根据中怡康的数据,2018年第一周,霍尼韦尔和布鲁雅尔两大外资品牌线上零售额下降幅度分别高达92%和90.9%,为前十大品牌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两大品牌。而在2016年一度位列京东空气净化器销量前三的这两大品牌,在中怡康2018年前两周的统计数据中目前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
而在早年占据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前三位置的飞利浦、夏普、松下的市场份额也已经被分食。根据中怡康数据,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夏普、松下市场份额均已经不在前五之列。